大赛宗旨
(一)深化“三进”工作,创新课程思政
以大赛为引领,深入推进“三进”工作,坚定“四个自信”。赛题有机融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多语种版本、“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课程以及相关时政文献等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作用,创新课程思政模式,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切实推动“三进”工作落地落实。
(二)推动教育改革,检验教学成果
以大赛为动力,推动外语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创新,持续深化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助力“四新”建设,构建高质量育人育才体系。大赛综合考查外语听说读写译等多项应用能力,检验高校“三进”教学成果,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国际化高层次外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
(三)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国际传播
以大赛为平台,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积极向上、奋斗激扬的中国青年力量。大赛依托各类媒体平台,促进院校交流与成果传播,不断提升高校参与度、社会认知度和国际关注度,组织高校青年学子运用多种语言向国际社会生动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广泛传播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作出独特贡献。
大赛赛制
大赛采用校级初赛(校赛)、省级复赛(省赛)、全国决赛(国赛)三级赛制。
参赛资格
外国语学院2021级,2022级,2023级全体英语专业学生
参赛要求
参赛作品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参赛选手应确保拥有参赛作品的著作权,并保证参赛作品不侵犯他人著作权及其他一切合法权益。如在比赛中出现作弊、抄袭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组织机构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负责专业组校赛组织工作。
赛程安排
校赛:4月至10月。
省赛:10月至11月。
国赛:11月至12月。
奖项设置及晋级名额
校赛:设置金、银、铜奖,获奖比例分别为本校参赛选手人数的5%、15%、25%。
大赛赛题
以“理解中国,沟通世界”为主题,引导选手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涵养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拓展知识广度、思想深度,展现外语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
专业组预赛:
报名方式:加入“2024理解当代中国综合能力赛道”钉钉群。
预赛时间
写作第一场:暂定5月26日,9:30—10:30,地点暂定。
比赛题目:比赛为一篇议论文。
比赛形式:iwrite平台线上限时比赛。
评分方式:系统阅卷+人工阅卷。
写作第二场:暂定6月1日,9:00—11:00,地点暂定
比赛题目:比赛为一篇议论文和一篇说明文。
比赛形式:iwrite平台线上限时比赛。
评分方式:系统阅卷+人工阅卷。
阅读:暂定6月15号晚6:30-8:30,itest智能测评云平台在线考试
评分方式:系统阅卷
暑期训练:
时间:7-8月份
内容:历年真题,模拟训练
外研社官网初赛,即专业组校赛
9月,全体学生参加外研社官网发布的线上初赛。指导组综合预赛成绩、暑期训练成效、学生专业素质评估等因素最终确定晋级省赛的人选。
时间:等待官网通知
校赛成绩:为了更好地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大二年级的校赛初赛成绩将纳入英语写作课程平时成绩考核;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的校赛成绩将纳入英语阅读和经典阅读课程期末成绩考核,计分规则如下:
总排名前20%的学生期末成绩加8分;
总排名前40%的学生期末成绩加4分;
总排名后60%的学生期末成绩加2分。
省级复赛获三等奖及以上的同学,该学期的经典阅读课程期末考核认定为满分。
专业组省赛集训:9-10月上中旬
10.其他
本通知所涉及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组委会所有。
其他未尽事宜请查阅大赛官方网站:理解当代中国 (fltrp.com)或官方微信公众号:外研社国才杯外语能力大赛
联系人:英语系王老师:13511219380 姚老师:13819209828
外国语学院
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