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主任(院长)胡国勇教授一行10人到访我院,与我院共同开展“区域国别与比较教育研究”主题研讨。我院领导班子、科研骨干教师参会研讨,校发展规划处处长任强、教育学院院长李茂森受邀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叶莉主持。
院长初良龙介绍了学校、学院的基本情况,强调湖州师范学院坐落于“两山”理念诞生地的湖州市,拥有丰厚的教育文化底蕴,学校坚持“扛师范旗、打两山牌、走应用路”,着力推进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他强调,外国语学院在外语语种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特色鲜明,近年,学院学生在英语专业水平考试、外语类竞赛、翻译志愿者团队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教师团队扎根地方,推动本土实践与国际接轨,努力用外语讲好生态文明故事。
李茂森介绍了教育学院的发展历史、学科设置、硕士点办学情况,以及博士点培育的任务举措,希望通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的合作交流,开启学院在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建设。任强从学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规划视角,分析了学校在全国师范类院校排名不断攀升的喜人变化。他表示,因应时代发展需要,各学科专业的优化转型势在必行,希望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一行带来的新理念和先进经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上海市)政府设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管理,上海师范大学具体运营的国际教育领域的权威机构。胡国勇首先介绍了中心作为教师教育领域的服务提供者、标准制定者、研究与资源管理者的职能任务,以及重点承担的面向东南亚、南美、北欧、非洲等地区教育官员的教培研修项目。
在了解了我校整体办学现状和外语、教育学科发展情况后,胡国勇指出,外国语学院应结合学校创“大”拼“博”目标,尝试从湖州产业发展特色中锚定服务地方的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在原有“英语+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尽早做好专业转型升级准备,谋划好更精准、更细化的学科建设规划,培养适合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研讨会后半场,胡国勇作了“比较教育研究范式再探”的学术报告。报告以比较教育研究传统范式面临的挑战为开端,阐释了比较教育研究应从“引进”走向“引进与输出并行”,从文本研究走向文本与实践并重的学理机制建构。
研讨互动阶段,我院教师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一行围绕“如何真正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外语作用”等课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
叶莉在总结时表示,中心建设定位高、工作实、成果丰硕,学术报告站位前沿、思考深入又结合实际,无论对于我们开拓视野格局还是加深对国际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解认识,都有着众多裨益,双方在涉外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希望通过此次研讨建立紧密关系,为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