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发布。我院廖晓丹副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的《数字教材认知负荷的国际比较研究》成功获批立项。这也是我院继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后再次突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是学院近年来不断深化人才引育和有组织科研的重要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层次最高、权威性最强的科研资助项目,其立项情况直接反映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实力与学术影响力。
《数字教材认知负荷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聚焦中小学英语数字教材的认知负荷问题,选取美国、英国、芬兰、韩国等典型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探究数字教材在内容选择、架构与呈现中如何均衡内在、外在及相关认知负荷。研究将通过构建数字教材认知负荷评价指标体系,深入分析四国数字教材在学科知识分解、教学活动设计、媒体交互优化等方面的实践经验,着力破解数字教材编制中“信息超载”与“效能受限”的核心矛盾。课题创新之处在于将认知负荷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教材编制技术,推动数字教材从“资源聚合”向“认知适配”转型升级,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战略提供重要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项目负责人廖晓丹博士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系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语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教材、教材史与英语教材研究。迄今已完成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课题10余项,在《全球教育展望》《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中韩英语数字教材编制比较研究》,参与学术专著《中国外语教材史》,译著Carbon Neutral Polices and Action In China,出版英语教材4套。
接下来,学院将进一步依托现有 5 个科研平台的资源优势与协同效能,以 “多出高水平成果、培育高素质团队” 为核心目标,持续加强科研团队的梯队建设与交叉融合,聚焦学科发展重点领域与关键方向,整合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全力产出更多具有学术影响力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助力学校实现 “创大拼搏” 目标注入强劲动力、作出更大贡献。